德信体育News
贵州的“酸”正在成为顶流!德信官方网站
这两年,贵州凯里酸汤不再只是西南一隅的地方风味,它正以一种近乎“破圈”的姿态,迅速占领各个城市的火锅菜单、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,甚至年轻人的厨房。
线下餐饮,「贵州凯里酸汤火锅」成为火锅赛道增长最迅猛的细分品类之一。《火锅上新趋势洞察报告2025》显示,酸汤口味锅底在新品中占比高达23.0%。大大小小的美食街,涌现出一批酸汤火锅代表品牌,众多火锅连锁品牌也推出了酸汤风味锅底......
线上同样热度不减。小红书“贵州凯里酸汤”相关笔记超过36万,抖音#贵州酸汤线亿。
一口“酸”,成为撬动庞大味觉经济的新支点。而这波“酸味热潮”的背后,离不开一种传承千年的味道——凯里酸汤。
凯里酸汤,以当地特产毛辣果(野生番茄)、辣椒、和木姜子等食材为主要原料,经过传统工艺发酵而成。
汤底酸辣交融,回味醇厚,还具有发酵食物的健康属性,非常符合当下消费者对「好吃」和「健康」的双重追求。
2021年,“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”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,标志着这种深植于民间的发酵技艺的文化价值,获得认可与保护。
更为关键的是,酸汤并未止步于火锅,它正加速渗透进小吃、复合调味料、方便食品、预制菜以及零食品类,充分展现着它的经济潜能......
“为了这口酸汤,这周末专门飞了一趟贵州凯里。”在上海工作的林小姐,原本是通过外卖平台接触到贵州酸汤鱼和酸汤粉的,被这口独特的“酸”吸引后,决定“千里寻味”,亲自到贵州凯里体验正宗风味。
像林小姐这样“因为一口美食”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在少数,正成为贵州旅游的新增量。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,2025年上半年,全省接待游客3.67亿人次、旅游总花费4226.94亿元,分别增长8.2%、10.6%。
酸汤的故乡——凯里,成为酸汤爱好者的“精神故乡”。而这股力量,也在悄然改变许多当地人的生活轨迹。
阿妮就是其中之一。曾经在外打工的她,看到家乡的机会,毅然回乡创业。“以前觉得在大城市才有发展机会,现在发现家乡的宝贝也很值钱。”她开设的酸汤火锅店如今生意红火,还通过电商销售自家制作的酸汤底料。
除了美食,凯里市还推出贵州“村T”,走出“国际范”;推出“村火车上的村晚”,入选了全国“四季村晚”。美食与文化的共振,让这座小城连续6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。
而放眼贵州,除了“村T”,还有“村超”、“村BA”等一系列以“村”字开头的“村”潮文化,持续火爆出圈。这些“村”字号IP,充分展现了贵州独特的文化魅力,而这也不仅仅是文化现象,更是经济引擎。
资料显示,榕江县围绕“村超”推出“超好吃”美食区,带动餐饮收入14.16亿元;台江县围绕“村BA”打造篮球小镇,开发文创产品,年销售额超过1200万元;“村T”更让民族服饰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,让苗绣亮相米兰时装周......
美食也好、文化也好,他们好像只是将田间、山间、民间的寻常生活,推到大众面前而已,这份扎根土地的真实与亲切,却让人们感受到了无限的生命力,自然而然的被吸引、被俘获。
一口酸,让世界看见贵州魅力。一种味道要想走得更远,必须依靠扎实的产业根基。
借力乡村全面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,凯里酸汤正用创新赋能传承,以地方风味带动产业发展。
随着“酸汤消费”升温,原材料需求持续扩大。毛辣果、木姜子等特色作物,从田间野物变成经济作物,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来源。
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,凯里酸汤的产业化正在提速。当地积极推进酸汤特色食品产业园建设;建立研发平台助力产学研合作;成立原料研发团队,推动“酸汤+”系列产品创新;打造“凯里酸汤”品牌,“凯里红酸汤”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;探索“酸汤+旅游”、“酸汤+文化”的融合发展路径;引入大型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设立新公司,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。
在省农业品牌专班的支持下,今年8月贵州凯里市与新希望集团草根知本签订《凯里酸汤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》。草根知本在食品消费产业有丰富经验,其调味品板块企业新希望味业,曾成功打造出“树番茄火锅底料”等超级大单品,2 年时间上下游和集群带动超15亿的成功经验。
此次合作则将以特色毛辣果为核心,构建“销售—研发—育种/加工—种植”全产业链闭环,构建“酸辣味”特色产业生态圈,打造智能中央厨房与“五个一”(一个总部、一支基金、一个基地、一个乡村、一条街区)产业生态,打造科技驱动的酸汤现代产业赋能集群、打造“凯里酸汤”文化IP等,让一碗酸汤成为一条贯通一二三产的产业链,推动凯里酸汤产业集群迈向百亿级产值的目标。
美味究竟有多大的魔力?从淄博烧烤、甘肃天水麻辣烫,到柳州螺蛳粉、重庆小面、凯里酸汤......这些源自市井街巷、带着烟火气息的地方风味,正在全国范围内迎来爆发。
它们象征的,也不再只是一份填饱肚子的食物,更是一张地方名片、一段文化记忆、一种生活方式。
然而,它们中有的因“地道”而被追捧,但也有的因“难以标准化”而面临挑战。
尤其是当年轻人“掌勺”之后,“一料成菜”的便捷需求迅速增长。但市面上真正能做到原料可溯、口感层次丰富、标签清洁的产品,依然稀缺。
我们发现,新希望味业旗下品牌有言有味以「寻味·本味」为初心,与“中国国家地理·美食地理”的专家团队一起,去到风味原产腹地,寻味中国美食·溯源食材本味,用脚步来丈量中国味觉版图,把“去不了的远方”,浓缩进一袋袋调味料。
此次,新希望味业有言有味团队深入贵州凯里黔东南腹地,穿越凯里群山与村落,在民间、山间、田间中,寻访凯里世代相传的酸汤酿造源头;攀登1500米的高山追寻野生木姜子的独特香气;奔赴雷山清澈溪流捕捉鲜活的爬岩鱼;感受于时光中缓慢发酵、蕴味成鲜的鱼酱酸......
这一次,凯里酸汤的文化核心技艺,与新希望味业一起,以现代匠心,从山野的非遗之味走向城市餐桌。
9月15日,贵州凯里酸汤正式走向山姆会员商店。这款与新希望味业携手的产品凝聚着凯里酸汤文化,坚持365天传统发酵工艺,清洁标签0添加,确保每一份产品都承载着时间的醇厚,还创新性地融入苗家传承的“鱼酱酸”,使产品风味层次更加丰富。不省略任何一个传统步骤,不凑合任何一味原料,只为让消费者尝到地道的凯里酸汤,在家也能做出大师的味道。
味道,是时间的沉淀,也是风土的结晶。贵州凯里酸汤正走出山野,走向全世界,走向每个家庭的餐桌。